《后来的我们》观后
2018-05-27 11:37:59
  • 0
  • 0
  • 2
  • 0

        我这个年龄去看这个电影不太适合,而且还带着老伴,这让那些和女儿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对我们刮目相看。

        其实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爱情,而是两个不同地点的小屋。一个是东北充满人间烟火的林家菜馆,另一个则是北京阴暗肮脏的出租屋。

        每到春节,林家菜馆的老板老林会约上几个邻里好友,炖上一锅杀猪菜,烫上一壶老酒,室外寒冷刺骨,屋内热气腾腾,大家和谐相处,无所不谈,其乐融融。特别是田壮壮演的老林,有点《老人与海》中那个孤独的老人—桑提亚哥的味道。而那些追求梦想的北漂们,碾转于充满性、无奈、冷漠的各种出租屋,把人生的豪情、理想、悲哀洒满一地。有的人没有坚持下来回到家乡过上安稳的日子,只有绝少部分精英如林见清等过上了理想的生活,而多数人依然在那些如鸽子窝般的出租屋内计算着梦想和现实的差距。

        这部电影的遗憾之处就是没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后来》作为主题歌。如果配上这首歌,在关键的几处作为插曲或用大提琴来诉说那些情节会更感人。主人公貌离神合的爱情,让旁边的几个小姑娘感动的直哭,有些夸张的抽泣声已经影响到我观影的心情。另我纳闷的是,她们身边的小伙子竟然在女友的抽泣声中安然入睡,我不得不佩服小伙子的洒脱。我看到老伴在那里面无表情一本正经地看着电影,和那些抽泣的小姑娘相比,不由感慨,姜还是老的辣。

        从近乎流水帐的叙述和碎片式的情节,让人看到了出租屋内北漂者们那种马尾巴提豆腐式的爱情根本不值一提,充其量只是性而已。一心想在北京安家的方小晓走马灯式的换对象,让我想到当年《非诚勿扰》中那个马诺。她说过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经典名言,曾经在全国引起了关于爱情三观的大讨论。一边和情人在几平米的出租屋内吃着方便面,一边表面光鲜地奔波在繁华的都市里,不断更换着以结婚为目的对象。这个宁可在宝马车里哭的拜金女一直没有找到如意的爱人,原因很简单,以她“可下五洋捉啥”都不知道的素质肯定不会知道“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这句话,就这样,她的青春最美好的年华在无奈的现实中匆匆流逝。等到十年后再见面时,男女主人公的芳华已逝,甚至没有了当初的激情,否则按照常理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条件下不可能不理所当然地发生让人期待的那种关系。我感觉这时候应该配这首歌:常常后悔没有把你留下来,为什么明明相爱到最后还是要分开。谁知道又和你相聚在人海,命运如此安排总叫人无奈。这些年过的不好不坏,只是好像少了一个人存在,而我渐渐明白你仍然是我不变的关怀……

        林见清是一个北漂理工IT男,他是幸运的,毕竟遇见了自己心爱的人,事业也很成功。还有多少人把青春挥霍一墙也没有找到心爱的人,最终还是灰头土脸地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林见清是之所以是幸运的,是他的成功。其实他如果不和小晓分手,他还真不一定能成功。正是分手后带给他的失落变成灵感最终让他完成了整个游戏的程序。有一位知名作家说过,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可以写出好的作品,而在宾馆好吃好喝甚至有人侍候着却写不出让人满意的报告文学,是一个道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

         影片中那个叛逆的女混混方小晓的确是当年刘若英的写照。当年她曾经追求的陈生、黄磊、陈国富等大牌明星结果都是一场虚惊。

        影片中有一段三个人在出租屋内说出很多以苍老师为首的日本AV女明星的名字,感到这一段非常真实,甚至引起了我的共鸣。曾几何时,我把移动硬盘中藏有那些日本男女激情动作片的文件夹加密后却忘了密码,不得不狠心全部删除。

        影片中的悲欢离合并没有让我感动,倒是最后林见清父亲写给方小晓的那封信感动了我。我特别理解老林不去林见清北京的大房子中安度晚年,除了故土难离之外,是他不想面对那个本应是方小晓的女主人。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